關于光華
2008年,石龍繼續積極實施《石龍鎮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快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建設,完善產業配套、延伸產業鏈條、擴展集群空間、強化“根植性”,使石龍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不斷完善。2008年1-10月全鎮工業總產值109.83億元,其中電子信息產值達88.57億元,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80.64%,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企業超過50家。
一、2008年工作回顧
(一)推進產品結構調整
受國際及國內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石龍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制造業工業產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電子信息產業受方正電腦外遷蘇州的影響,工業總產值下降幅度較大,1-10月規模以上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制造業工業總產值達123106萬元,同比下降68.79%,儀器儀表業制造業今年有較大發展,1-10月工業總產值比去年同期上升44.96%。京瓷美達、柯尼卡美能達、東京光學等石龍重點企業出口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尤其是柯尼卡美能達商用科技(東莞)有限公司,該公司自去年從來料加工轉型為獨資企業后,今年4月正式以獨資企業運營,公司的出口業績不斷增長,最近4個月平均每月出口額達4000多萬美元,按照這樣業績推算,正常年出口額將近5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163%,京瓷美達辦公設備(東莞)有限公司,在去年出口穩健增長的基礎上,今年的出口增長雖逐步下滑,但1-10月出口同比仍增長17%,另東京光學(東莞)科技有限公司自從為“東芝”生產數碼投影儀后,出口額大幅增長,公司1-9月出口6904萬美元,同比大幅增長130%,內銷10213萬元,同比大幅增長292%。以上企業的調整,將進一步加強企業的競爭力,為全鎮經濟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大環境下仍取得穩步發展奠定又一個重要基礎。
(二)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1、完成開發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是2008年石龍鎮十項民心工程之一,該平臺在今年3月份已完成開發,并正式投入營運,正式注冊名稱為“網商365”。10月,廣東省經貿委和廣東省財政廳聯合在石龍召開了“石龍鎮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項目驗收會,驗收委員會聽取了項目的研制工作總結、檢測報告、用戶意見、資金使用等報告,觀看了平臺演示、并進行了質詢,認為項目已完成了《2006年廣東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合同書》所確定的各項技術和經濟指標,同意通過項目驗收,該項目為外資企業提供良好的外部信息交流環境,有效地增強了對電子信息產業的吸引力。
2、數字市政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在探索“數字石龍” 建設道路的過程中,石龍從石龍鎮實際情況考慮,以數字市政項目為開端,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于5月份完成了項目建設并投入使用。項目成果包括進行了一次普查(指全鎮市政設施和地下管線),建立了兩個基礎數據庫(指城市部件數據庫和綜合地下管線數據庫),建立了一個公共服務平臺(指基礎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立了兩個應用系統(指市政設施及管線管理系統和市政設施查詢系統),形成了一套技術方案(指形成經驗和技術積累),項目的成功實施將石龍信息化建設推向了新階段,為石龍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樹立了標桿效應,為全市乃至全省城鎮數字化建設工作做出了示范。
3、組織企業參加有關產業展銷會,加強企業之間的貿易溝通,進一步促進產業配套,如組織企業參加東莞市國際科技合作周,第九屆東莞國際電腦資訊產品博覽會等。
4、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優惠政策培訓,協助企業用好用活各種國家、地方的扶持政策,如組織企業參加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培訓,企業研發費稅前扣除政策培訓等。
5、推動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確??萍柬椖可陥蟮闹鲃有?、連續性、有效性和質量性,在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的同時發展了一批科技型企業。如東莞澤龍線纜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合作的“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技術與應用”被列為國家863項目;光華實業的“一種新型的免雙芯48KVA大功率UPS內置帶漏感隔離變壓器”和開普互聯的“基于SOA的框架與構件應用平臺產業化” 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光華實業等4家企業通過了東莞市科技貸款貼息計劃的現場考察。
6、組織企業申報技改資金和科技企業認定。為加大對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扶持力度,幫助有實力的企業獲得科技企業認定和專項資金支持,推動企業技術進步,石龍著重跟蹤了解企業技術創新、技術改造項目開展情況,組織鉅龍電力、華南藥業、方正科技、開普互聯的4個技創項目及開普互聯、鎮工業總公司的2個技創項目申報廣東省挖潛改造資金;組織開普互聯另一技創項目申報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組織方正科技、澤龍線纜、京瓷美達、柯尼卡美能達、富華電子5家企業申報廣東省裝備制造業重點企業和100家廣東省裝備制造業重點聯系企業。針對新出臺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石龍通過現場走訪企業,組織9家企業進行第一批申報。精航科技等4家企業通過了省民營科技企業認定,祥興針車等2家企業通過了市民營科技企業認定。在工程中心的申報方面,石龍組織澤龍申報省級工程中心,富華申報市級工程中心,最終都通過了專家論證。在工程中心的驗收方面,眾生藥業和鉅龍通過了省級工程中心驗收。
7、強化“根植性”,完善產業鏈。一是積極協助企業轉型升級,二是協助企業舉辦各種采購會,發動各類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進行基礎工業配套工作,完善就進配套、采購,促進企業之間特別是外資企業與本土企業的對接,提高外資企業的根植性。
8、推動國家級質檢中心廣安電氣檢測中心通過評審和拓展業務。今年6月該中心以最高等級A級通過了國家中心驗收評級小組的全面評審驗收。目前該中心已經與KEMA簽訂了分包協議,與英國短路試驗協會ASTA建立了合作關系,明年隨著3C授權的落實與市場部成立,通過進一步開拓大電流試驗、海外認證與供電部門招標認證,將進一步吸引電器企業聚集,強化石龍產業配套服務,帶動產業結構升級。
(三)抓好產業園區建設
1、科學規劃石龍信息產業園,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石龍鎮信息產業園循環經濟試點實施方案》已于去年通過專家評估論證。為深入落實《實施方案》,從政府,園區,企業,公眾四個層次,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一批循環經濟重點建設項目,把循環經濟建設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1、對園區的路燈實施節能改造,已將78支路燈改為LED路燈;2、對澤龍線纜公司工業余氣開展循環使用試驗,現正摸擬供給該公司員工宿舍,如果試驗成功,將轉供園區內其他企業再用,實現余氣循環使用目標。計劃建立園區節能減排統計指標系統,旨在通過分析統計數據掌握園區節能減排情況,目前已委托園區循環經濟的技術支持單位----華南理工大學環境工程學院設計相關統計數據。3、用高新技術和清潔生產技術改造提升電子信息及醫藥食品兩大支柱產業,4、堅決不引進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加快發展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新型工業?,F園區沒有一家重污染的企業。
2、加快開發紅海物流工業園,強化對電子信息產業的物流支撐。經過石龍對項目的緊抓和緊跟,5月份中外運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下文同意“東莞石龍物流中心項目”立項,并于6月中旬成立聯合工作組,今年石龍加大了對紅海物流園硬件設施的投入,并積極根據全鎮電子信息產業結構與發展需求,推進產業的物流體系建設,強化對電子信息產業的物流支撐。目前,石龍港紅海物流園與中外運取得合作意向,擬建立保稅中心,中心設有保稅、退稅和貨物監管等服務,為企業提供產品交易與物流配送平臺,以豐富和強化產業集群功能。在雙方簽訂的合作意向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以及中外運的支持配合,順利完成了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合同初稿,市政府主要領導已初步同意該項目開發并列入09年重點預備項目。
(四)加大區域品牌力度
根據東莞市政府在《東莞市推進產業集群發展戰略的意見》中提出建立區域品牌試點的要求,為了利用集群的群效應,凝聚集群中的中小民營企業和提高其競爭力,石龍邀請了有關專家、學者到企業進行調研,共同探討發展方向,并作出了建設區域品牌的建設方案。石龍支持和鼓勵由行業協會作主體申請集體商標和組織成員加入集體商標,以此為紐帶,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全方位、多層次的生產服務,同時為企業產品質量、產品價格進行監督和協調。實行行業規范和自律,實現協會自我服務、自我監督、自我發展。
(五)深化產學研合作
石龍認真落實省政府與教育部聯合簽署的《關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合作協議》精神,策劃組織合作活動和落實華工、廣工石龍科技基金配套,推動石龍產學研合作。石龍積極為校企牽線搭橋, 收集需求,推動技術合作的發展。如主動聯系華工、廣工,走訪了富華電子、光華實業等企業,尋找技術合作機會。龍基電子簽訂了兩個產學研合作項目,其一是與成都電子科大的“基于PTC電子元件自動化生產線的數字化工廠示范建設”項目,總投資150萬元,共有6個子項目,目前第一階段60萬的自動疊片機和自動印刷烘干隧道爐的研制已經完成。富華電子繼續與華南理工大學簽訂《先進電源適配器技術》項目,合同金額10萬元,緊密了雙方的技術合作關系。東莞市光華實業有限公司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的光華實業與華工合作的“基于軟開關電子換向的直流變頻空調控制器”項目獲得了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耙环N新型的免雙芯48KVA大功率UPS內置帶漏感隔離變壓器”項目獲得了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并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
(六)積極發展軟件產業
今年石龍新增省重點新產品2個,高新技術產品4個,順利通過科技成果鑒定2項,順利通過科技計劃項目驗收9項。在科技獎勵方面,獲省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三等獎1項;市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同時石龍也著重幫助企業建立專利知識產權機構,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專利培訓班、專利論壇活動,組織申報各類專利計劃項目,促進自主知識產權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提升石龍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截至9月底,共申請專利91項,其中發明專利有16項,共授權專利77項,其中實用新型32項,外觀專利45項。獲市專利試點企業1家,市專利培育企業4家。石龍積極組織企業和個人申報東莞市專利資助項目,共獲得50多項專利申請資助??萍汲晒行У膸恿塑浖a業的發展,一是由龍信科技數碼公司推廣的“肉品定向跟蹤信息化監管系統” 通過科技成果鑒定,08年8月開始在全市32個鎮區推廣,目前已經完成市鎮兩級平臺的軟件開發和部署工作,16個鎮區的屠宰場已完成軟件產品的安裝使用,截止今年年底,全市32個鎮區將全部完成安裝使用工作。二是啟動“數字廣東”推進計劃石龍試點工作,該項目的實施,將為產業升級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撐和保障。
二、下階段工作思路
(一)加強園區和公共平臺建設,促進產業升級。
1、石龍信息產業園。優化園區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次。根據《石龍信息產業園循環經濟試點實施方案》推進信息產業園循環經濟的發展,落實園區內企業清潔生產、三廢治理和“綠色照明”等工作,為抓好以上重點項目的建設,園區將通過加大循環經濟宣傳力度,完善數據統計系統,加快推動余熱利用項目,進一步充實和完善相關配套措施,嚴把環保關口,實施集中處理污染和加強監管相結合,加快園區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把園區真正建設成占地少、技術含量高、耗用資源低的信息產業園,推動石龍鎮循環經濟的發展。
2、重點落實紅海物流工業園與中外運的合作項目,推動產業集群物流體系的建設。
3、加快國家中低壓輸配電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第二、三期工程的籌建。計劃2009年啟動第二期中壓工程,2011年啟動第三期高壓工程,兩期工程計劃再投資3億元。第二、三期工程投入使用后,“國家中低壓輸配電監督檢驗中心”將成為全國以至亞洲地區第一個同時具備高中低壓為一體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綜合試驗站和電氣科研基地,屆時將成為全國及亞洲地區裝備工業的檢驗和研發平臺,并可帶動相關產業聚
(二)大力發展軟件,鼓勵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加快推動軟件工業園的籌建進
充分利用現有產業的發展優勢和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優秀的軟件企業和科技專才落戶石龍。結合石龍軟件企業的現狀與特點,引導和支持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外知名品牌軟件和集成系統。
在現有的電子商務平臺、電子政務系統集成、醫院信息化管理等應用軟件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基于第三方服務平臺的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第三方物流系統服務體系和企業信息化管理體系等軟件。并重點發展金融、證券、通信、財稅、安全加密、多媒體及網絡平臺、嵌入式系統等應用軟件和共性軟件;鼓勵向外拓展業務,支持其與境外軟件機構和人員開展項目合作和技術交流,使創新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為貫徹落實《關于發展我省現代信息服務業的意見》(粵府[2007]95號)和執行市委市政府提出經濟社會“雙轉型”的發展目標,從需求出發,注重實效,在促進石龍鎮信息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大力支持發展軟件業、現代信息服務業,鼓勵發展創意產業,并促進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
(三)加強與周邊區域合作,促進集群外延技術交流
引導企業跟蹤國內外先進企業與產品的技術發展趨勢,掌握行業技術發展動向,及時開發新產品,調整生產以適應市場,保持集群競爭力。加強鎮內集群與鎮外同類集群的整合,進一步加強輻射與協作,以創造集體競爭力。
(四)加強人力資源建設
1、以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為重點,對各行各業人員進行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的信息技術教育。把信息化知識培訓納入各種培訓課程,培養一批精通信息技術和業務的復合型人才。
2、加強政策引導,發揮石龍人才和科技教育優勢。要系統研究吸引、穩定信息化人才的政策、措施,認真研究在戶籍、福利、待遇、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知識產權和技術入股等有關政策措施,要營造有利于高級信息人才云集的氛圍,為吸引海內外優秀信息技術研究和開發人才創造研究和創業的特殊環境。
2017年07月10日
上一篇
下一篇
完善產業配套 擴展集群空間